申报地区或单位:云南省剑川县;(保护单位:剑川县文化馆)
剑川木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。根据史料记载,唐代时,剑川木匠就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工作;宋代,曾有剑川木雕艺人进京献艺,轰动京华。清代学者张泓在其《滇南新语》中记述:“滇之七十余县及邻滇之川黔桂等省,善规矩斧凿者,随地皆剑民也。”可见当时剑川木雕木匠之众多,流传之普遍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剑川木雕有了很大的发展。首都人民大会堂、民族文化宫等重要建筑都饰有剑川木雕。现今已发展成嵌石木雕家具、工艺挂屏和座屏系列、格子门系列、古建筑及室内装饰装修、旅游工艺品小件、现代家具六个门类二百六十多个花色品种,是集艺术价值、观赏价值、珍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于一身的传统文化产品。
剑川木雕充分展示了白族人民高度的艺术水平和文化涵养,将原有的粗犷、豪放的风格和江南木雕的细腻、精巧等糅为一体,成为全国木雕重要派别之一。
剑川木雕工艺生存空间的传统文化深厚,不但有至今仍在盛行的八月初八“木匠祖师鲁班会”,还有全国数量最多,广为流传的木匠故事、木匠歌谣、叙事长诗等,对白族历史、工艺发展等情况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。
相关传承人:段四兴
白族,男,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人。出生于剑川木雕世家,师从父亲段国梁(中国工艺美术大师)。段四兴全面掌握了剑川传统木雕技艺,他的作品完整地保留了剑川木雕榫卯结构特征。在多年的创作中,他不断学习钻研,融会贯通各种雕刻技法,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。从艺30余年来,他设计制作了很多作品,其中“多层镂空雕刻挂屏”为他的代表作。挂屏构思巧妙、布局合理,玲珑剔透、巧夺天工,备受好评。段四兴在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,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第四届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,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、省级工艺美术奖。他先后带徒8人,成立了剑川县木雕技艺传习院,培训学员400余人(其中残疾人60余人),对该技艺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